【TechWhale導航】社交疲勞來襲   功能型手機起死回生

由 2008 年首代蘋果的產品出現開始,智能手機已統領流動通訊的熱潮接近 15 年。在即將公布新一代 iPhone 的前夕,讀者們有沒有想過這類產業生態鏈有機會出現變化?然而並非在科技更進一步,而是時光倒流二十年,即「功能型手機」(Feature Phone)復興。

「功能型手機」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,簡單來說就是非使用《iOS》與《Andriod》作業系統的通訊手機,設實體數字按紐,基本上只滿足用戶「打出打入」與短訊(SMS)需求。過去一段時間業界一直追求更快處理器、更大甚至是摺疊式熒幕,但往往忽略包括長者在內,對「智能手機」平台感到不安的用戶。時移世易,這類族群已經不只限於銀髮人士,Z 世代與千禧世代對於「功能型手機」也開始追捧,他們為的竟是「數碼排毒」,對於智能手機所帶來的社交疲勞生厭。除了老人與年輕人「數碼排毒」之外,「功能型手機」在個別 B2B 應用,以至軍隊與政府機構等環境都有一定市場潛力,由於這類手機只設有限的相機與互聯網連接功能,因此有助防止機密外流。

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的數據指出,預計今年這類產品的銷售可達 280 萬,雖屬縫隙市場(Niche market)但預期出貨量持續穩定。以在科技世界走得最前的美國為例,「功能型手機」佔當地整體銷售量約 2%,目前市場佔用率最大的品牌為中國 TCL(43%),其次是具 Nokia 背景的 HMD Global(26%)。

「功能型手機」要更進一步走向成功,Counterpoint 認為有兩大因素,分別為對 eSIM 與 NFC。前者是讓用戶可以隨時「智能手機」與「功能型手機」的世界之間自由切換,後者則能支援交通工具與商店的快速支付,令社交疲勞者有一刻喘息機會。

其他人也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