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eeam:八成九攻擊針對備份系統 數據彈性成關鍵

根據 Veeam 最新調查,過去一年多達 69% 的企業至少遭受一次網絡攻擊,更值得關注的是,其中高達 89% 的攻擊明確針對備份系統,突顯數據保護的迫切性。

Veeam 亞太與日本區總經理兼高級副總裁謝旭達(Beni Sia、上圖左)表示,公司服務訂閱與 SaaS 業務在過去一年錄得 30% 的年比增長,反映市場對數據備份與保安解決方案的需求遠未飽和。他引述內部統計指出,若企業在勒索軟件攻擊中選擇支付贖金,69% 的情況下會再次遭到同一黑客群體攻擊,因為支付行為助長了黑客的攻擊模式與營運循環。

調查同時揭示,70% 的企業認為自身的科技架構具備彈性,但實際上只有 8% 達到國際級水平。謝旭達認為,企業必須確保無論是實體或虛擬的 IT 架構,都能在 24 小時內甚至即時恢復數據與系統運作,其中數據彈性(Data Resilience)的水平尤其重要。他補充,企業在架構彈性上每投入 1 美元,就有可能避免 3 至 10 美元的潛在停機與故障損失。

相較於無止境的測試與除錯,Veeam 建議企業可考慮採用「數據彈性成熟度模型」(Data Resilience Maturity Model,DRMM)來提升保護水平。Veeam 亞太與日本區系統工程副總裁吳孔煜(Raymond Goh、上圖右)指出,目前已有五家大型客戶導入 DRMM 框架,涵蓋備份與回復策略、相關科技方案,以及內部流程與人員配置,從多方面強化企業的應對能力。

為推動 DRMM 框架落地,Veeam 還邀請 McKinsey & Company 等顧問機構,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(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)參與相關研究。吳孔煜強調,DRMM 框架屬平台中立(Vendor Neutral),企業採用後並不會被迫選用 Veeam 的產品與服務,而是能夠在整體上提升防護與回復能力。根據數據顯示,導入 DRMM 的企業平均能將 MTTR(平均回復時間)加快七倍。

隨着網絡攻擊持續演變,數據保護與彈性已成為企業維持營運的核心議題。Veeam 指出,未來市場將更關注如何透過成熟框架和平台中立的策略,實現真正可持續的數據保護。

其他人也看